Category Archives: 書序與跋

《安魂天涯路》後記

Category : 書序與跋

從《中國老兵安魂曲》到《安魂天涯路》             高秉涵 

 二O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恰逢中國烈士紀念日,由中國作家雜誌社和山東文學社主辦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老兵安魂曲》作品研討會,在山東濟南市舉行。「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黃傳會、《中國作家》副主編高偉、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葛長偉、譚好哲、許晨以及作家肖立軍、郭艷、汪雪濤、朱建信、張麗軍、馬兵、張立國等三十餘人出席了研討會。與會嘉賓就《中國老兵安魂曲》一書的時代意義及文學價值進行熱烈研討。我們三個老兵也分別從山西、山東和臺灣專程趕往濟南研討會場,以表達對這部《中國老兵安魂曲》能順利出版的感恩和感激。希望在有生之年裡,我們三人能繼續多發出一些光和熱,為那些無名英烈找到自己的真實姓名,為那些有家歸不得或無家可歸的遺骨,找到他們回家的路。

“Read More”
Pages: 1 2

《安魂天涯路》引言

Category : 書序與跋

引言      高艷國 . 趙方新 

沒有一條回家的路,比這條更艱難:不僅要跨越地理意義上的海峽,還要跨越現實政治的鴻溝;不僅要縮短千山萬水的時空,還要彌合心靈情感的裂痕;不僅要承受自然界的淒風苦雨,還要擺渡人性的激流險灘。

臺灣開放返鄉探親後,高秉涵懷抱一罈罈臺灣老兵的骨灰,用孱弱的臂膀和柔軟的感恩之心,護送一縷縷孤魂重回故園。八千里路雲和月,是一卷蒼茫的鄉愁畫卷,蜿蜒著遊子的愁腸;二十五年悲與欣,為一百二十多個「臺灣老兵」鋪就了回鄉路……

“Read More”

《無常歌》後記

Category : 書序與跋

後記                    柳竹

 這本文稿總算問世了,內心一時澎湃不已,求好心切的我,可把它冰封了好幾年,覺得似乎還不盡完善。這期間我觀摩了許多詩人的作品,總是再三琢磨比較,看自己還有什麼地方不足,以思改善;也因此一直猶豫著。直到某一天心血來潮,約柳岸一起商討合作,於是決定把它寄給爾雅,也許鐘子期會伯牙已是因緣使然。

把這訊息告知柳岸,他除了感動還說從國中開始,爾雅的書就一直陪伴著他長大,所以和爾雅有著深厚的感情。當然我也不例外,每當讀煩了教科書,都會去買爾雅的書來看,我還喜孜孜地和二姊、弟弟分享讀後心得,讓他們也神遊其中。

“Read More”
Pages: 1 2 3

《無常歌》序二

Category : 書序與跋

序二                                柳岸

詩是以精煉而富有節奏的語言,必須以真實情感為本,再以善巧的敘述文字,即能衍生優美的情境,這就是詩的美妙和迷人之處。詩歌也可說是對唯美形象的紀錄,讓人寄情其中而心曠神怡。

亞里士多德言:「藝術的創造源於創造的衝動,以及發洩感情的願望。」這說明藝術創造的起始,在於人類心裡先有了感動,之後才會有積極的行動力。而藝術的涵蓋範圍是寬廣的,但詩的傳遞是綿延流長,如古詩、詩經及詞賦等。

“Read More”

《無常歌》序一

Category : 書序與跋

序一                           柳竹

曾為本書的命名困擾著,費心思索後才突然發現,關於蓮花的詩就有許多首,原本決定以其中首〈芙蓉偈〉為書名,後來爾雅主人隱地建議以另一首〈無常歌〉為書名,我也歡喜接受。

在我信仰的模式中,詩的定義很簡單,只要情感真摯,且表達得恰到好處,就是一首唯美的詩,若能引人共鳴,就更理想。無論任何文學與藝術作品,唯有忠實自己,才是最好的作品。古今中外的名詩人,個個都有獨自特色,我們只是擷取前人的優點來勉勵自己。

“Read More”

《人生畢旅》代跋

Category : 書序與跋

如癡、如幻、如戲                          周浩正

我從職場退下之後,開始書寫編輯生涯之種種,不知不覺中,累積成《編輯力初探.》、《企劃之翼》、《編輯檯上的小確幸》等數十萬字的內容。好事的朋友,曾摘取部分文字改編成《編輯道》(臺北文經社)和《優秀編輯的四門必修課》、《如何提高編輯力》(以上北京金城出版社)三書出版。但,我依戀的仍然是自己初始的文本。

重新找出這篇是我七十歲那年,擔心不能如願寫完,預先寫妥的〈後記:有開始,就有結束。〉(原題)。細心的朋友,或可在行文字句中,理解所有靠自學成為編輯人的心路歷程。

而今,我的人生舞台上演著最後一幕「人生畢旅」,在生、旦、淨、末、丑的角色扮演中,終於享用了這如癡、如戲、如幻的一生。

“Read More”
Pages: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生畢旅》序

Category : 書序與跋

出版界的奇葩──為浩正《人生畢旅》而寫            隱地

 在出版圈四、五十年,我以為有關出版幕前幕後的故事,大概八九不離十,多少都知道一些,但等我先後讀了周浩正寫的幾個和出版界相關的人物,才知自己確實和出版這一行很「隔」──出版界藏龍臥虎,「智」者處處,令人讚嘆目眩。

而浩正就是出版界的奇葩。我雖和他相識四十二年,以他平日給我的印象,永遠無法想像,他後來居然成了編輯「鬼才」,「策略」高手,新點子一個接一個,讓人嘆為觀止,難怪成了許多人崇拜的編輯「周爺」。對於編輯,我只是一個編輯,一個永遠的「純」編輯,他卻突然研究起編輯「道」,而且發展出一套言之有物的「編輯學」。他認識的人五花八門,我則只在小小的文學圈打交道。就出版和編輯來說,我只是一條小小的河流,而周浩正是大洋,他是海。

“Read More”
Pages: 1 2 3

《回到五O年代》序

Category : 書序與跋

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   隱  地

人生在世,有誰敢說自己不是一個擺盪者?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人的故事,不管偉大或渺小,在人生大道上,或長或短,誰能逃得過喜怒哀樂?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有亮的時候,而暗,不論暗夜哭泣,或暗自偷笑,暗,經常主宰著人的生命。

人人追求「亮」,只因我們都「暗」著,衝破「暗」,終於見到「亮光」,而繼續往前,怎麼又出現一團「暗黑」?

這就是人生。

人活於世,總是在「要」—-要吃、要喝、要錢、要名、要睡,還要愛的撫慰。

是的,愛的撫慰。

索愛的人,經常在獲得愛,或得不到愛的同時,卻露出了厭倦或恨—-於是人間永見糾纏不清—-糾纏不清的愛與恨。

人在糾纏中,就進入了暗黑中。人的一生,總是失望多,快樂少,因為人的貪欲,人有那麼多七情六慾,不論基督耶穌或釋迦牟尼,無論阿拉或任何一個神,或管你老天爺還是上帝,他們都像頭頂上的太陽,總在給我們光和溫暖,但人,一個希望接連一個希望,即使得到了滿足和滿意,不久,卻又產生了新的希望,新的索求。

索「光」的人,卻不以荷「光」予人。如此貪婪,如此吝嗇,當然,會感覺自己的「光亮」不夠,而「暗黑」之路,卻接連出現……

何況,個人命運又緊緊繫在大時代的神祕運轉之間,人,活一生,能掌控自己命運的又是誰?

“Read More”
Pages: 1 2 3

爾雅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