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去的星光—憶子于 尉天驄
Category : 書評與讀後
子于原名傅禺,一九二O年生,原籍天津,卻在東北長大。他的家族是由關內移民關外的買賣人家,在東北和天津都薄有產業。他生於五四次年,和三O年代的「東北作家群」蕭軍、蕭紅、端木蕻良等人可算同輩,但他是到了臺灣十多年後才開始寫作的。東北作家群在九一八以後,大多內渡後方與延安搭上關係,子于則一直留在東北,經歷過滿洲國階段的日本管轄、抗戰後蘇俄紅軍的大劫收,以及松遼平原的國共大戰。他雖然與東北作家群同輩,在精神方面卻有著迥然不同的遭遇和感受。東北作家群走的是激進的左派革命路線(李輝英和孫陵除外)。子于則由於受到戰後東北浩劫等因素的影響,對於前此為人嚮往的理想主義產生了猶疑。
子于大學就讀於偽滿的長春工業大學礦冶系,畢業後即在本溪煤礦任職。以他的專長,當時如果留在新中國發展,似乎很有前途,但他選擇的卻是離鄉背井的飄泊道路。一九四八年九月,子于攜家帶眷來臺,在臺北建國中學擔任數學教員長達三十年之久,一直住在建中後面那所又窄又矮的宿舍裡面。每當有人為他的抉擇提出懷疑時,他只苦苦地笑著,並不多作解釋。這種在當時現實所造成的、無可適從的境況下的逆來順受,也許只能用一句西方當代詩人的話來申述:「除了活下去,我們再也沒有選擇。」
而那也正是上世紀五O年代大多數中國人所無法擺脫的命運和處境。
那些倉皇苦悶的口子,實在是整個民族闇啞的時代。離建國中學不遠的川端橋(今天的中正橋)頭所呈現的景象,便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寫照。背對著臺北市的橋的右邊河床,便是當年對異議分子執行死刑的馬場町。橋的左側的廈門街和金門街街尾,臨河搭起一座座茶棚,成為類似東晉南遷初期那樣的、互相探聽離亂消息的「新亭」。我讀中學時住在中和,清晨坐公車上學都經過川端橋,常看到在不遠處的馬場町擺著一整排剛執刑完畢的屍體。那景象讓我畢生難忘。有一次激動地和子于談及此事,他卻淡淡說道:
「活在這樣的世界上,你無法拒絕去看你不要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