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共鳴年代》序_蕭蕭

《無共鳴年代》序_蕭蕭

Category : 書序與跋

隱地的《漲潮日》(二OOO)是個人成長的傳記散文,隱藏在爾雅叢書中,但還是被研究生靈敏發現,據以寫成碩士論文〈爾雅漲潮日–隱地散文研究〉(蘇靜君,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二OO八),其後,爾雅還出版一些隱藏在叢書中的自傳型散文與兩岸觀察,桑品載的《岸與岸》(二OO一)、王書川的《落拓江湖》(二OO一)、余之良的《我向南逃》(二OO二)、朱介凡的《百年國變》(二OO四)、《改變中國的一些人與事》(二OO六)……相類近的史傳散文,還包括大陸虹影的《飢餓的女兒》(一九九七)、陳丹燕《上海的金枝玉葉》(一九九九)、《上海的紅顏遺事》(二OOO)、張秀文《貝多芬的中國女僕》(二OO四)……這些自傳或他傳,小記或記事類型的作品,都有一絲隱約的「史」之軸線貫穿其中,都透露著斷代卻繁雜的演義情節。

特意為苦難的中國銘刻記憶,可以跟齊邦媛教授(一九二四–)《巨流河》(天下遠見出版公司,二OO九)、龍應台(一九五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印刻文學出版公司,二OO九)並駕齊驅的大部頭著作,要數王鼎鈞(一九二五–)的回憶錄四部曲《昨天的雲》(二OO五)、《怒目少年》(二OO五)、《關山奪路》(二OO五)、《文學江湖》(二OO九),雖然王鼎鈞的作品在爾雅的出版天空已是昨天的雲,但關山奪路的大時代、大動亂記憶,仍然可以歸屬於隱地對「人」的尊重,對「史」的倚賴的出版方針。爾雅版的回憶錄四部曲書前都有這樣的推薦語:「成長是有聲音的。中國人是可歌可泣的民族,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流血成河的年代已經遙遠,我們的子孫不該全部忘記,一個沒有歷史沒有愛恨的民族,他的子民會活得沒有方向。」

Pag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Leave a Reply

爾雅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