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娜花園_序一

碧娜花園_序一

Category : 書序與跋

此詩一、三、五、七段形式同,二、四、六段亦同,整體不僅形式簡潔還押了韻,卻只有二百三十餘字,使用了一堆戲劇、繪畫、聖經、哲學中的人名和典故,包括「奧菲莉婭」、「莎樂美」、「笛卡兒」、「雅各」、「修拉」、「施洗者約翰」等,展現了劉道一早慧、熟讀經典、著迷於形式、但也深受西方影響的痕跡。此詩奇怪的是明明副標題是「現代派繪畫觀後」,但詩中卻以多種古代典故中人物的生命質疑和抗爭,比如「奧菲莉婭」是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中的悲劇人物,她的愛人殺死了自己的父親,皇室的陰暗讓純情的少女崩潰,終於選擇了死亡。因此其名字等於是美好而脆弱的東西的象徵。很多畫家將之入畫,最有名的是米雷(一八二-一八九六)十九世紀畫的《水中奧菲莉婭》,其餘所提人物也均更早。比如笛卡兒(一五九六-一六五O)「生命夢魘說」指向人的懷疑精神之重要,因為感官可能會欺騙我、因為一切可能是一場夢、因為可能有一個惡魔(也可指現實中無所不在的大他者)在捉弄我,這種懷疑是古今敏感的心靈皆然的。因此由現代繪畫引發其對更早古人的思索,顯然對映的是那時年少的他還完全無從理解二十世紀西方繪畫早期包括基里科、達利、米羅到底意味著什麼,可能傳達的是古今並無不同的生命充滿「詭異」的資訊,才使得當年才十三歲如劉道一者那早熟易傷他悶透的心境,必須藉他所熟悉的古典去澆現代孤寂、驚惶、虛無之塊壘。

因此由劉道一在十三歲發表的這首詩,大致可略窺出,他的生命情調是冷藍色的,似乎是苦楚的、無力的,甚至是恍惚的,句與句間留下頗多空隙,並無意詳予填實,反而任其在某種知性的語調中游離,必須由讀者自行去填補。他往後的詩多少仍保留著這樣的傾向。而這種傾向並非全然是個人性格或經驗使然,背後可能有其時空環境的背景或陰影。

Pages: 1 2 3 4 5 6 7 8 9

Leave a Reply

爾雅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