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詩人的囚與逃》序二
Category : 書序與跋
或許更可以設想,發願讀博士班後的夏婉雲,挑燈夜戰,戴著眼鏡,在電腦上一字一字把現象學的艱澀思維輸入筆記中。也穿越時空遇見雅克.拉康,在無數個長夜和拉康辯論精神創傷後,現代人會如何記憶?反應?或是轉化為詩?於是夏婉雲憶起父親和商禽那一代人流離的創傷之核(traumatic kernel),也反覆咀嚼蘇紹連、唐捐和她自身作為老師所處的「實在域」(the real)。原本艱深的詩篇,在雅克.拉康解密後,原本潛藏於無意識中的創傷,詩人卻在一次次的衝擊下,以一種扭曲、破碎的方式顯現出來,於是夏婉雲理解了,在語言符號之外另有一顆顆黑暗之心,那正是臺灣詩人苦心造詣孵育的詩情。
不要套用理論,也不武斷地宣稱「臺灣現代主義詩」已經消亡,夏婉雲老師透過商禽(一九三O—二O一O)、蘇紹連(一九四九—)、唐捐(一九六八—)三個個案的分析,重新反思臺灣現代詩中的超現實與現代性的展示,就像一條伏流,始終占據著不同世代傑出作家的寫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