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記》代序_隱地

《印記》代序_隱地

Category : 書序與跋

舞者和電影記錄者_隱地

舞者江青,有一個金頭腦;一九四六年生於北京,童年在上海度過,十歲小學畢業後,到北京舞蹈學校接受六年專業訓練;一個人能牢牢記住童年往事並不稀奇,稀奇的是:江青能清楚記得原先她想忘掉的–那些關於一九六三–一九七O,在臺灣七年中有過她許多第一次的往事:第一次主演電影,第一個家,第一個孩子……這些屬於她十七到二十四歲發生刻骨銘心的經驗,江青一直將它置於「角落」,甚至有意遺忘,但,奇怪的是,生命歷經瞬息萬變,也歷經千迴百轉,如今七十八歲的她,卻仍可娓娓道來,平實面對,並鉅細靡遺記下自己那個青澀年代所有過的經驗和見證過的歷史,寫下她當年耳聞目睹之事。重要的是,江青不只寫下了自己的故事,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變成臺灣電影史的記錄者,一段活生生的臺灣電影歷史全在她筆下活了過來,不容易啊,臺灣曾經確有一段經濟困頓的年代,大家日子過得苦哈哈,精神生活就靠到電影院裡看戲撫慰自己,江青把那個「看電影的年代」拉回來了。

十七歲夏末初秋那年,江青遇上大導演李翰祥,那正是大導演想脫離邵氏公司的時候,為什麼呢?因為李翰祥導演了一部由凌波和樂蒂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臺港兩地瘋狂賣座,這部電影讓臺北成為「瘋人城」,有人看十遍,有人看二十遍,甚至有人看五十遍,如此賣座,邵氏電影王國當然財源滾滾,但聽說,導演李翰祥只拿到導演費,至於額外的分紅,完全沒有,這就讓李翰祥起了「不如歸去」之心。

Pag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Leave a Reply

爾雅出版社